如何暖暖度過秋冬?

秋冬保健的重要

 

天氣轉涼,秋冬將至,氣溫變化大,大家也開始關心秋冬季節保健的問題。我們身體內的部分器官也很怕冷,甚至因寒冷引發一些疾病。

人體受寒涼的氣溫影響,會使血管收縮,造成血管阻力增大,促使血壓升高,也會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,導致形成血栓, 容易誘發冠心病、心絞痛、心肌梗塞等。而中老年人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差、抵抗力較弱,極易導致中風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因此,做好身體器官的保暖工作,對於秋冬保健相當重要。

未命名-2

 

為何總是手腳冰冷

秋冬季節,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受,身體某些小部位,像手、腳、耳朵、小腿等感覺特別寒冷,而身體的其他部位卻沒有冷得受不了,這種反應在醫學上統稱爲“寒症”,主要原因是身體血液循環不好而造成的。身體血液流動不順暢,細胞間無法正常運作,導致神經運作遲鈍、調節體溫的機能也會變差。

健康的人體溫約在36.5~37℃之間,很多特別怕冷的人,平均體溫則在35℃,容易感覺畏寒及怕冷的情況。身體循環差的人抗寒能力差,心臟衰弱無法使血液供應到身體末梢部位,體內血液量不足,血紅素和紅血球數量低,在秋冬就會很怕冷,常常手腳冰冷。

 

秋冬需保護的三大部位

  • 頭部

頭部是諸陽之會,全身陽氣最旺盛的部位,頭部受寒,容易導致頭痛、頭脹、頭暈、發燒。患有心腦血管疾病、四肢冰冷、容易感冒的人,要注意額頭出汗時不能見風,外出最好戴帽子,洗頭時水溫也要比平時熱一點。

  • 腹部

中醫稱肚臍為神闕穴,全身經絡的氣血樞紐,按摩神闕穴可使腹部溫暖、面色紅潤。怕冷、易腹瀉的人,要特別保暖腹部,可以經常在腹部熱敷,有溫通的效果。

  • 足部

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,“腳冷則全身冷”,足部寒冷,抵抗力就會下降,疾病也會乘虛而入。

腳是人體離心臟最遠的部位,血液流經的路程也最長,血液供應往往不足,所以秋冬泡腳是非常好的選擇。經常泡腳,能加速血液循環,加快新陳代謝,還可刺激腳部的穴位及經絡,提高抵抗力。泡腳時加上按摩能有效舒緩和消除疲勞。老年人在睡前泡腳,更有助改善睡眠。

 

你的身體也是氣象台嗎?

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部歸納常見的「五大秋冬疼痛」:退化性脊椎關節炎、肌肉筋膜痛、纖維肌痛症、風濕性關節炎、肌腱炎,這些疾病都會讓人越冷痛得越厲害。有些病患會形容自己是人體氣象台,症狀會隨著季節或氣候改變而波動,尤其是濕冷的天氣,容易導致肌肉緊繃,造成身體筋骨筋膜疼痛,關節炎發作。

 

三招減緩秋冬疼痛

這些秋冬疼痛雖然不會要人命,但痛起來卻會坐立難安,可以透過熱敷、溫泉療法及運動,有助改善及舒緩症狀。

  • 熱敷-熱敷是很有效的方法,最合適的溫度為42度,最佳的熱敷時間15-20分鐘,每天敷3-4次,可以使用熱毛巾、熱敷包、熱水袋等。
  • 溫泉療法-研究指出,泡溫泉對疼痛緩解很有效,溫泉治療的水溫最好控制在38-40度,每次泡20分鐘,每週3-5次,至少持續3-4週。
  • 運動-以緩慢與持續長時間的運動最好,健走或游泳可讓全身血液循環通暢,也可以針對疼痛的部位,請物理治療師指導一些治療動作,對症改善。

隨著季節的變化,氣溫多變對健康可能造成危害,一定要注重身體的保暖措施,才能健康的度過秋冬

 

日騰科技溫馨提醒,喚醒身體的血液循環力,就能告別手腳冷冰,讓身體由內而外的溫暖起來!今年秋冬當個大暖女(男)


推薦閱讀:百歲人瑞如何養成?